2024年,全市货物进出口额完成16.7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额完成6.88亿元,同比增长28.4%,排名全省第一。
去年,全市新增外贸主体10家,总数达53家;新增外商投资企业4家,总数达33家;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共9家,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全市商务部门紧紧围绕“推动外贸外资稳量提质”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企服务,外贸产品、服务和利用外资形式实现结构性突破。
2024年2月26日,伴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国产品牌汽车的中欧班列驶出阳泉白羊墅南货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同时,一列满载白俄罗斯1616吨进口钾肥的中欧班列驶向白羊墅南货场。
这是我市首次开行中欧班列,也是全省首次同时在同一城市实现双向开行,填补了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在山西中欧班列开行的空白,标志着全省中欧班列“一省三局、全域覆盖”扩量提质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年,我市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转型动能持续增强。出台《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不断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其中,市商务局指导日本能源润滑油有限公司成功申领全市首单技术进出口合同证书,在推动技术进出口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山西谷味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200千克高品质谷物球经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发往韩国,实现我市食品首次出口,也是山西省谷物球产品首次出口。
与此同时,我市制定《阳泉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指南》,畅通外商投资企业市、县两级投诉渠道,建立了市级跨部门投诉协调工作机制,全方位保护外商投资者合法权益。定期调度外商投资企业,动员原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跟踪服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重点跟踪华润新能源(平定)、大唐阳泉新能源等企业项目进展,推动企业尽早到资。帮助阿镁迈特、中信焦化、西格里泉等企业对接山西省进出口银行,解决贷款需求。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3家外商投资企业信息报告情况做监督检查,强化外商投资服务管理。
我市首次通过利润再投资方式实际使用外资。我市传统利用外资方式主要为境外现汇、购买中方股权等。2024年,首次出现外商通过利润再投资方式来进行注册资本实缴,一方面外商享受了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鼓励了外资的再投资和长期持有,优化了利用外资结构,也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是我市利用外资工作的新实践新突破。
2024年,市商务局通过实地调研、电话联系等方式,开展涉外对企服务80余次,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帮助分析处理问题,助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组织召开涉外工作调度会、非公有制企业海外市场拓展专题调研会、外贸进出口业务回流座谈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物流交流座谈会等会议,以及海外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专题培训,帮企业明确方向、提升能力,推动外贸外资促稳提质。
此外,我市组织华阳集团、山西紫砂研究院等企业参加第十届上交会、2024黄河流域跨境电子商务博览会,帮企业对接了解行业发展动向。组织中嘉磨料磨具有限公司、阳泉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参加第135届、136届广交会,达成意向成交额共6500万元。组织华越机械有限公司、方大添加剂(阳泉)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参加亚欧博览会、南亚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展会,合计成交意向金额500余万元。
“我市外贸体量虽小,但发展势头强劲,利用外资工作‘逆流而上’。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树脂磨具、甜蜜素、日用陶瓷等传统出口产品规模,积极扩大智能穿戴、镁基脱硫剂、优质农产品等出口量,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紧盯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大要素支持,提升服务,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逐步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向内挖潜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向外开拓利用外资新渠道,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外商制造业转移,持续构建政策、促进、服务、保护等体系,不断推动外贸外资扩量提质。”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爱卿说。(魏君烨)
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能体验最佳浏览效果